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
6号锦秋国际大厦A-1303
邮编: 100191
电话: 010-82800568
传真: 010-82800578

 

  "高校系"上市公司能否在资本市场焕发活力?  
 

   1993年,复旦大学下属的医药企业复旦复华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启了校企上市的旅程。在那之后的20多年里,先后有10余所高校控股的20多家企业上市,由此形成了上市公司版图上格外引人注目的“高校系”版块。

  这些公司在上市之初,依靠高校在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方面的优势,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近年来,这些上市公司及其母体高校由于受制于多种因素,大量创新成果成为了“沉睡”的专利,部分“高校系”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开始出现下滑态势。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2015年10月,修改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开始实施。有业内专家认为,对于部分遇到发展困境的“高校系”上市公司来说,这一系列政策犹如一针“强心剂”,其应抓住这一契机,使“沉睡”的专利尽快转化为产品,重新在资本市场焕发活力。

  依托高校 取得快速发展

  1986年,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任职的王选创立了北大方正,该公司的创业之本便是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及其专利。与此同时,多家知名高校也依托一些重大创新成果开始创办企业,比如清华大学的同方股份、紫光股份等;华中科技大学的华工科技、天喻信息等。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创办的这些公司在上市之初,利用其技术创新资源、专利布局优势、品牌优势、智力资源等极大推动了企业发展。”

  “我国高校利用他们的综合资源孕育了一批企业,这些企业上市之后,虽然在形式上剪断了与母体高校的‘脐带’,但与高校之间还存在隐性的‘脐带’关系,比如高校之前转移过来的专利技术还在发挥作用、高校的技术创新成果继续融入上市公司的创新体系、高校的品牌优势等综合资源在继续助推企业发展等。”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高校的“庇护”下,“高校系”上市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开始反哺高校,从而促进了高校的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这些上市公司为了继续获得母体高校在技术创新、人才输送等方面的支持,通常与高校共建技术研发机构,并委托高校开展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项目,以反哺母体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陶鑫良表示。

  政策利好 重新焕发活力

  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这些上市公司依托高校的技术创新优势得以快速发展,但近年来,部分“高校系”上市公司由于受制于多种因素,出现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慢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发展进程。

  “‘高校系’上市公司与我国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一样,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与现有的高校和国企的体制有很大关系。今年8月,我国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进行了修改,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慢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调整。今年10月,修改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开始实施。”李顺德表示,“高校系”上市公司及其母体高校应抓住这一契机,充分运用新政策,使“沉睡”的专利尽快转化为产品,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今年9月发布的《指导意见》也被业界认为是促进“高校系”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一针“强心剂”。正如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所言:“国企改革不仅是为了让国企更有效率,更是为了让政企分开,最终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与制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政策利好下,“高校系”上市公司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科技大学投资成立的科大讯飞的发展之路也许能给其他企业提供借鉴,该公司于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自成立伊始,科大讯飞就一直专注于智能语音技术的研发。如今,其研发的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技术已在国际上拥有领先地位。

  在陶鑫良看来,对于部分遇到发展困境的“高校系”上市公司来说,若想继续在资本市场焕发活力,应该与母体高校在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方面继续加强合作,同时制定激励发明创造的措施,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强科技研发深度,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程。(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8272号-1